用老物寫成的生活情書!走進「沙拉與鮑柏」的老屋裡,細品一場跨越時空的日常故事

用老物寫成的生活情書!走進「沙拉與鮑柏」的老屋裡,細品一場跨越時空的日常故事

專題視角|citie Lessons

Listen to article
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's Blog Voice AI™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. Learn more

收藏這件事總是充滿未知,有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物品,會突然闖進生活,成為下個故事的起點。

走進沙拉與鮑柏的家,彷彿踏入一座藏滿故事的兔子洞,每個轉角都有驚喜等著被發現,三房兩廳的老宅靜靜藏在巷弄裡,那天甫打開門,便看見陽光順著寬敞窗景灑落,照得木質地板發亮,也把日子曬得暖暖的。

▲ 客廳擺放的三星美學電視,更像是一幅靜靜掛在牆上的畫。平時不開機時,螢幕自動顯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,為空間增添一層優雅的風景

接著印入視線的手吹玻璃杯、50 年代的收音機、70 年代義大利太空感立鐘、丹麥 Flensted 的平衡吊飾……一切都自在地混搭著,顯得和諧又有美感。

▲ 一進門便會看見琳瑯滿目的黑膠收藏!
▲ 擺在茶几上的是兩人剛從《春分》 陳建志玻璃藝術創作個展帶回來的收藏

「其實我們沒有特定風格,純粹是看到喜歡的就帶回來,有時候則是當下遇見那件物品的情緒吸引到我們。」

各種年代、風格混搭,大多數並不是他們事前規劃好,而是在逛二手市集、傢俱店、搬家與生活中慢慢養出來的美感,說穿了,這個家沒有什麼裝潢大改造,更多的是一次次的選擇疊加而成,組成一幕幕家的片段。

▲ 時不時在家裡走動的可愛貓咪,總共有 3  隻

與老屋的磨合

他們搬進來時,這間屋子已經有一定的歲月痕跡,他們其實沒動什麼大格局,冰箱的位子不是理想配置、走道也有些傾斜、地板上放球會一路滾進廚房,但他們沒想大幅度改造,而是選擇慢慢摸索,從一張桌子、一層油漆、一個櫃子開始調整,把房子調成適合的模樣。

▲ 日本設計師柳宗理的蝴蝶椅上擺著蘭花,顯得更為優雅;右側則為 VERONA 的七層弧形吊燈

看著老屋從裝修時期一點一滴轉換成現在的樣貌,著實令人感動,兩人沒有特別請設計師,反而是依照自己的性格來調整「我們那時候就一直存 IG 上看到的圖,也有追一些設計公司,但其實主要還是看調性對不對。」沙拉說。

▲ 沙拉喜歡收藏各種書籍,最近著迷的一本是《北歐經典食器中的舊時光》

她笑說最糾結的反而是牆壁的白:「我那時候試了好幾個色號,大家以為白就是白,但其實白色有很多種。統包推薦我用最基本的白,但我後來還是挑了別的,結果漆完發現……好像也差不多!哈哈」

這個家最迷人之處,或許正是沒有一開始就設定風格,而是在試錯、討論與累積中,逐漸長出專屬樣貌,有點偏美式、有些地方偏日式,偶爾混進二戰風格的傢俱,就像兩人個性融合後的總和。

而有趣的是,當喜愛美式復古風格的鮑柏想在客廳掛一張大大的 LEVI'S 海報,沙拉則笑著建議「那還是掛書房好了吧!」每次的討論與協調,其實都是讓兩人的家更靠近彼此的過程。

▲ 令人驚呼連連的收藏空間,充滿美式、復古、丹寧與軍事等元素

關於收藏這件事

客廳是女主人沙拉最常待著的地方,客廳裡有一張圓桌,是他們思考很久才決定的家具「我們原本用方桌,覺得太大了,後來在老物市集換成了這張直徑剛好的 Plano table,尺寸、顏色和材質都很符合我們想要的樣子,而且折疊設計也讓收納多了更多可能性。」

▲ 圓潤的外型給予空間更多的舒適感,加上可折疊設計讓沙拉與鮑柏兩個人相當喜歡

而其實家裡第一件大型老件,是一張寫字桌。

「那是我們剛搬進來時標到的,我本來就一直想要這種櫃型的桌子,內側藏有鏡子,可以當化妝桌。」沙拉回憶那次競標過程「是在網路上面標的,最後幾分鐘超緊張,好像一轉眼就會被別人搶走。」

▲ 上層的夾層裡有鏡子可以拉出,平常也能收納起來,維持桌面的整潔

更往內走進書房,則會遇見一個宛如博物館般的復古世界。天花板懸掛的美國國旗布、牆上幾公尺長的 Levi's 海報、琳瑯滿目的牛仔褲、舊照片、彈藥箱與二戰野戰桌……讓人一眼看見鮑柏對搖滾與美式風格的深度熱愛。

▲ 陽光從百葉窗的隙縫中流瀉而出,照耀著數量驚人的收藏品
▲ 玻璃櫥窗內擺放著玩具、公仔以及耐熱牛奶玻璃杯,就如同店內展示的一樣!

書房就像一座私人博物館

鮑柏的收藏歷程要往早推好幾年,「我爸以前會騎野狼 125 載我跟我姐去跳蚤市場,他在那邊看古董,我們就蹲在旁邊找麥當勞玩具。那時候就覺得,二手東西沒什麼不好,反而很有味道。」

▲ 美國國旗被整齊收納在荷蘭麵包櫃裡

鮑柏對於二手物與老物件的接受度特別自然,後來慢慢擴展,從台式家具看到日系,再一路愛上美式風格與搖滾元素,而客廳那一面黑膠唱片的收藏,則是來自於小時候跟著母親養成的興趣。「其實真的不會有一個人興趣是突然冒出來,我主要都是受到家人的影響。」

▲ 右邊是鮑柏相當喜歡的《洋風和魂》,甚至收藏了新舊兩本!
▲琳瑯滿目的各種收藏品,都是鮑柏花時間一一累積起來的回憶

從台式家具、日系擺飾一路看到美式老物,他慢慢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其實是牛仔褲、搖滾樂、軍事風格。「我那時候超迷 Channel V,那些樂手穿牛仔外套超帥,自己小時候沒錢買,就想說以後一定要收一件。」誰也沒想到當時欣賞史密斯飛船、槍與玫瑰的孩子,長大後也終於能為自己購入那時的期許。

▲來自 1940 年代的牛仔外套,圖片中展示的即是巴黎釦,方便人們根據身材變化來調整尺寸

提及關於丹寧的藏品,鮑柏立馬欣喜脫下當天身上穿的那件外套,現在他最珍惜的收藏之一,就是這件來自 1940 年代的牛仔外套。「「它有巴黎釦能夠調整腰圍,外套正面的打褶處則能透過拆線來調整胸圍。以前的人一件衣服可以穿二十年,這設計真的太聰明了。」他邊說邊翻出來給我們看,外套年代雖然久遠但其實就像新的一樣!收藏這件事之所以令人感動,也許莫過於我們總能在那些人身上看見閃閃發光的熱情。

▲ 每一樣藏品都被仔細的收納著
▲ 從這些收藏品被整齊收納的方式,足以見證鮑柏對這件事投入的喜愛與時間

老物宛如跨越時空的情書

老物的價值,也並不只在於記憶,它們的存在,也提醒著我們一些即將被遺忘的事,而且這種「一期一會」的相遇,更令人想要好好珍惜。

「以前的東西真的都很耐用啊。」他說。「有些老傢俱或衣服,是現在的機器根本做不出來的東西,而且某種程度上,這是一種精神、一段歷史的延續。」

在快速消耗與大量複製的當代節奏裡,這些耐用又帶有情懷的物件,就像是另一種跨越時空的情書,雖然實體可能會褪色、留下痕跡,但那份情感卻會越來越有份量。

▲ 調皮又可愛的貓咪躲藏在了藏書後方;連座椅都是漂亮的丹寧布製作

每一樣老物,都有屬於它的故事

像那隻 Snoopy 旗幟,是他童年時想買卻買不到的夢想,成年後偶然在古物店看到,他沒能當場買下,太太便記在心裡偷偷買下,當作生日禮物送給他。「當下真的熱淚盈眶。」

▲ Snoopy 布製掛旗,此為 1968 年製造而非復刻品。「Happiness is loving your enemies」(快樂就是愛你的敵人

還有那個荷蘭的麵包櫃,是他為了牛仔褲而買下的收納傢俱「我覺得那些老褲子就像剛出爐的麵包,很適合放在上面。」這個想法聽起來也許有點令人無法理解,但實際放進家裡後,兩人都覺得它意外地適合,是一個很值得的收穫! 

原本用來盛放麵包的鐵架,如今成了收藏品的家,那些被重新安排用途的老物,讓人看見生活的自由與創造力,也許這也正是老物的其中一種魅力。

▲ 充滿歷史痕跡的荷蘭麵包櫃,起源於歐洲、尤其是荷蘭或比利時,店家專門擺放剛出爐的麵包,現在則被鮑柏拿來牛仔褲展示架

最特別的是那張二戰行動文書桌,帶著厚實的歷史痕跡,是他為了紀念外公而收藏的。

「我外公以前是軍人也是文官,常常會跟我講他當兵時的故事。等到他過世後,我心裡一直放不下。有一天看到這張桌子,我突然覺得,也許他以前用的就是這種款式,即便不是,它也成了我跟他的某種連結。」這件文書桌反而替思念找到了出口,他把那些話語、記憶與未盡的對話,好好的收進抽屜裡。

▲ 左邊的燈也頗有故事,對鮑柏來說這是一盞與過世狗狗的情感聯繫。 


未完待續的夢想

這個家還沒完工,甚至可能永遠不會完工,他們已經在考慮下一個沙發要選用什麼設計,雖然說得輕描淡寫,卻像是對未來生活會越來越好的一種承諾。

▲ The dream comes true. 雖然看似簡單,卻為整件收藏增添了一種童話般的浪漫與懷舊氛圍

當時聊到一幅寫著「美夢成真」的 Häagen-Dazs 裝飾鏡,是他們還沒搬進來時,在古物店看見的。「當時完全不知道未來會怎樣,但看到那句話,就覺得我們的家,應該也會變得很美吧。」

金色花紋隱隱閃光,帶點復古華麗感,那句 “The dream comes true. ” 宛如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魔法咒語,就像是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接點。

畫作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上牆了,不過卻總覺得,他們早已經走進了畫裡的那個夢。

Special Thanks @sala_theflat2

|去你家 social

「去你家 social」的企劃始於對「過好生活」的想像啟程。我們好奇,每個人如何探索自己理想日常的模樣,而家,則是所有連結最深、最真實的空間地帶。

每一次的拜訪,我們走進不同的家,聆聽來自各行各業的人的分享。透過空間設計、物品擺設與生活儀式的細節,拼湊出家的主人如何將熱愛轉化為日常的一部分,我們也希望藉由這些故事,喚起你對自己生活的想像,為家的可能性注入新的靈感。

去你家 social,不只是記錄家,更是記錄那些為生活努力的人。

« Back to Blog